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教师清华研修纪实:AI赋能教育,驱动高质量发展
炎炎夏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61名教师在清华开启了教学创新与培训研修之旅。此次研修聚焦教育教学改革、AI赋能、产教融合等前沿议题,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与实地考察,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合照
专家领航:前沿理念赋能教学革新
在为期5天的研学过程中,八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AI赋能、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参训教师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路径。
授课现场
01 AI赋能教育教学实践与创新
清华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王红教授以“AI赋能教育教学实践与创新”为题,分享了其近30年的教学经验,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清华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主任朱峰与机械工程系牟鹏副教授,分别从各自的专长领域出发,为高阶课堂的打造提供了生动范例。朱峰主任聚焦于虚实融合的教学创新,展现了这一前沿技术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巨大潜力。而牟鹏副教授则从因势利导、融会贯通,利用多维协同的方法,将哲学、音乐、美术及AI技术等巧妙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为参训学员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教学应用范式。
02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辛秀兰教授与北京教科院职教所副研究员宗诚,分别从管理与政策两大维度,剖析产教融合的核心与策略。辛秀兰教授从管理视角出发,分享了产教融合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宗诚副研究员则从政策层面解析了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与实施路径。两位专家的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参考。
03 推进课堂革命,构建混合式“金课”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刘文龙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志群教授,分别就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高效建设流程及产业升级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进行了深度剖析。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不仅揭示了AI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潜力,更为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策略,激发了参训学员对未来教育变革的深刻思考与积极实践。
文化浸润:清华精神激发教育使命感
研修第三天,学员们走进了清华大学校史馆和艺术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学习之旅。
01 百年精神,薪火相传
在校史馆,学员们沿着历史长廊,深入了解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学员们深刻领悟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感受到了清华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为国家、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珍贵史料的展示,学员们对清华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清华大学校史馆合影
02 艺术与科技交融,激发跨界思维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员们被“彰显人文、荟萃艺术”的展览所吸引。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教师们提供了关于教学创新与专业建设的全新视角。“艺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启发了学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艺术馆合影
思想碰撞:研学研讨凝聚行动共识
课余时间,学员们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AI+混合式‘金课’建设”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应积极探索“教师—AI—学生”协同教学的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研学研讨
同时,学员们也表示,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前瞻性,为学生提供更具价值的学习体验。
此次清华研修之旅,不仅让教师们收获了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清华精神的内涵与力量。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持续学习、勇于实践,将所学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