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从进书记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生调研团座谈
1月21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生调研团12名同学,在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高峰带领下,来院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碧桂园集团在清远的扶贫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许从进,学院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人等热情接待。
座谈会现场
双方在国华大楼第一会议室就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职教精准扶贫办学模式等进行亲切交流。许从进书记详细介绍了学院创办人杨国强先生的家国情怀、大爱精神和职教兴国梦想,结合具体事例,讲述了杨国强先生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和由衷关爱,希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希望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实践,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成为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高薪就业,改变自身及其家庭贫困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
许从进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缘起、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专业设置、招生生源、招生条件等,表示学院紧跟国家以及集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19年,增开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应用方向)专业,并将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融入到现有各建筑类、管理类优势专业,实施原有专业的智能技术改造,旨在培养未来兼具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建筑类、管理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和技术发展需求。
许从进书记详细介绍学院学生工作
许从进书记详细介绍了导师制育人、准军事化管理、周一升旗主题日活动、军体融合课等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特色及育人成效,全面阐述了碧桂园集团和学院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全国9省14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举行慈善晚宴,助力东乡羊销售等。指出学院依据社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确立“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托碧桂园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通过人才共育机制的创新突破,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三段论”为特征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结合2017届和2018届两届毕业生高薪就业实际,指出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得到了社会认可,学院在南方都市报南都教育联盟举行“2018教育年会暨广东教育创新十大优秀案例致敬分享会”中,学院与碧桂园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联合申报的《新形态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创新模式》成功入选2018年广东教育创新十大优秀案例,成为入围的唯一一所民办院校和唯一一所高职院校。
刘銮明主任介绍国良学校情况
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刘銮明介绍了国良职业培训学校的立校缘起、经费来源、办学目标、管理机制、培训特色与内容,以及发展设想等,指出国良职业培训学校作为部队联合地方企业专门为贫困地区退役士兵而设立的全免费培训学校,学校现阶段着重从SSGF、智能建造等方面进行技能培训,使学院掌握技能、成功就业、高薪脱贫,助力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
高峰副教授表示学院的办学理念值得借鉴
高峰副教授表示虽然普通高校和高职在办学上各具特色,但是学院的一些办学经验和理念设计值得借鉴,比如每周一次的师生互动坊,保障一定师生互动活动时间,从而保证了导师制育人效果;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叉,理实结合,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
清华经管学院学生调研团积极交流
座谈中,清华学生调研团积极提问,就机器人技术的师资建设、生源省份比较、转型之后学院发展、校企共育的合作机制、政府在学院办学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